第一世紀猶太人葬儀
按當時的文獻,第一世紀猶太人葬禮儀式,共分成四段時期:
1. 埋葬:
葬儀的第一個階段就是埋葬屍體,當家人死後,通常會立刻(甚至在同一天)埋葬。第一世紀的墳墓,不少是從石山挖掘出來的。進到墳墓或山洞內,首先是一個內室,裡面會有挖掘出石桌,石桌可用來預備屍體(如抹上沒藥和沉香等),預備好的屍體便會停放進旁聽的長洞穴,這些長洞穴希伯來文叫kokh (眾數kokhim),所以這種墓穴又稱Kokhim墳墓。當時的墳墓一般都由家族世世代代使用的。
2. 七日極度哀悼期(shiv’ah):
安葬之後,死者的家屬便開始七日極度哀悼期,他們會與社會暫時隔離,停止工作,蒙頭,甚至在家中也要坐較低的椅子,只接受親友的慰問。
3. 三十日哀悼期(shloshim):
然後便是三十天的哀悼期,在這期間,家人不得離城,不可剪髮,不得出席社交聚會(如飲宴)。但如果死者是父母,這段時間會長達十二個月,以表孝道。
4. 撿骨禮(ossilegium):
哀悼期完了,家屬回到正常工作。但一年之後,等到屍體的肉和根在墓穴中完全腐化,便要舉行第二次葬禮,俗稱「撿骨禮」(ossilegium) 。家人回到墓穴,將遺骨撿拾,安放在石骨盒內(ossuary)。
石骨盒尺碼約1.5尺高, 1尺闊,2尺長。人體最長的骨是大腿骨(femur/thighbone),成人的大腿骨平均約19.9 吋長,所以當然石骨盒大小因人而異。第二次葬禮亦代表哀悼期正式結束,家人可回到正常的生活。
按考古的發現,石骨盒盛行時期,是大希律執政到聖殿被毀之間(約主前40 年到主後70年,差不多100年),也就是耶穌的時期。
Magness 2005: 123. Magness提到,只有上等或中上階層的人,才有能力擁有家庭的石墳,低下階層的人,通常只有簡單的墓地,這些簡陋的墓地絕少留下考古證據。
希伯來文likkut ‘asamot,意即「撿骨」(to gather bones)。這習俗有時稱為 ossilegium。參 Rahmani 1981: 175; McCane 1990: 34。
這種的使用石骨盒的第二次葬禮,只在耶路撒冷流行了短短100年時間。為什麼?一般的解釋,相信這是由於猶太人相信死人復活的神學信念,以致將死者的遺骨好好的收拾在個別的石骨盒內。但是,有兩方面推翻這假設,
首先,有些出土的石骨盒是屬於撒都該人的,他們不同於法利賽人,不相信身體復活;第二,有些石骨盒收藏多個一幅遺骨。基於這兩方面的發現,石骨盒與死人復活的信念有關便被推翻。
其實,石骨盒的興衰的原因,並不是神學性,而是經濟性。第一世紀在聖殿被毀前,石工業發展蓬勃,尤其在耶路撒冷。這是因為大希律王大規模修建聖殿的時候,即主前20-15年期間。
據 Rahamri 所觀察,在這期間,耶路撒冷有大量石工人,石工業興旺,亦可見於大量在耶路撒冷出土的石器。擴建聖殿產生許多較小的石塊,所以便引伸石骨盒的出現。再者,石骨盒上的裝飾,與希律時代的建築裝飾一致。這些觀察表示,石骨盒葬儀,與大希律時期的石工業便有密切的經濟互惠關係。“Therefore, we cannot link the use of ossuaries with a belief in bodily resurrection. Some ossuaries even appear to have contained the bones of Sadducees, who by all accounts did not believe in the resurrection of the dead. For example, members of the family of Caiaphas, the Sadducean high priest who, according to gospel accounts, presided over Jesus’ trial, were apparently buried in ossuaries” (Fine 2001).
石骨盒在大希律開始出現,直到主後三世紀上半葉才消失(Rahmani 1981: 175)。
McCane 1990: 36-37。Rabbi Eleazar bar Zadok said; Thus spoke father at the time of his death: “My son, bury me at first in a fosse (希 biq’ah,指讓屍體腐化用的暫時墳墓). In the course of time, collect my bones and put them in an ossuary; but do not gather them with your own hands.” And thus I did attend him: Johanan entered, collected the bones, and spread a sheet over them. I then came in, rent my clothes for them, and sprinkled dried herbs over them. Just as he attended his father, I attended him.
位于橄榄山,主泣教堂(Dominus Flevit,又译为主哭耶京泣堂)入口的石骨盒冢
外貌
位于橄榄山,主泣教堂(Dominus Flevit,又译为主哭耶京泣堂)入口的石骨盒冢
位于橄榄山,主泣教堂(Dominus Flevit,又译为主哭耶京泣堂)入口的石骨盒冢
石骨盒冢内的石骨盒,和墓穴
钉着的牌子,写些什么呢?
在耶穌哭耶京的地方(Dominus Flevit主哭耶京堂),方濟會士巴加提神父(B. Bagatti)自1953年至1955年,在主哭耶京堂的入口发现一所5世纪的修道院和一个巨大的坟场。歷兩年之久完成了考古的挖掘,證明此地曾是古猶太基督徒的一座墳場,坟场首先于公元前1600-1300年使用,其后再于公元前100至135年及公元200-400年这两段时间使用。
墳墓竟達500座之多,出土者計有122個石骨箱(Ossuarium),7個棺槨,上面刻有不少以希伯來、阿剌美及希臘文的新約上的名字,如西滿、若瑟、猶大、瑪利亞、若望、拉匝祿、耶穌、瑪爾大、瑪弟亞等人名,並有耶穌聖名的縮寫,另外還有其他許多非常有價值的考古資料足以證明,耶京初期教會的存在,以及這首批基督徒生活及埋葬的情形。
【 末日,弥赛亚降临橄榄山之说 】
根据犹太先知预言,犹太救世主弥赛亚来到耶路撒冷时一定会从金门进入,那时候所有死去的犹太人都会复活,而埋在橄榄山坡上靠近金门方向的则是最先复活的一批。因此,有钱的犹太人争相在此设立墓地。据导游说,目前,橄榄山墓地的价钱比房价高。
大家都想成为最先复活的一批,跟随救世主弥赛亚从金门进入耶路撒冷;因此这里的墓地经过几个世纪,已经是层层叠叠有 7层之多,就是说一个人的墓地就是压在另一个人的墓地上的。
在第一世纪,这个论说特别受欢迎,墓地就更是供不应求,而石骨盒的礼仪就特别受欢迎了。石骨盒占地少,已经取出尸骨的墓地又可以循环使用,让大家分一杯羹。
初期的石骨盒是多人共用一个的,到了后来大家担心弥赛亚来的时候,时间太匆忙,弥赛亚会把他们的尸骨弄乱,出现“捞乱骨头”(广东话)的情况,就开始单独使用一人一个石骨盒了。
石骨盒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